自信的钢牙最无敌。/《丑女无敌》
我们似乎看不到能阻止口腔正畸行业发展的理由,“中产”“美丽”“健康”——
这个时代最神秘莫测而又注定成功的标签,都已经握在它的手上。
“左边大牙之间的缝隙怎么还没变化?”
一晚上,彦文都在对着镜子研究自己口腔正畸的进度。正畸科医生告诉他,骨皮质切开术后的几天,是牙齿缝隙收紧最明显的阶段。
今年28岁的彦文,天生反颌,也就是下牙的咬合在上牙的外面,民间把这种颌面特征称为:地包天。
很小的时候彦文就发现了自己这个略异于常人的特点,虽然家人长辈总说,“地包天是福”,但总会有一些眼光,让他难以接受。
高中的时候,偶然去看牙,医生一看彦文的情况便说:“这个我们做不了,得去北京上海做手术。”于是,一等就是十几年。
反颌手术示例。/Dolphin
与彦文不同的是,大何11岁的时候就被妈妈带到了正畸医生面前。
“可能是乳牙掉得太晚,新的牙齿长歪了?还是有一颗虎牙太突出了,影响了咬合关系?”
大何现在已经说不上来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她早早戴上了钢牙,她如今一口整齐的牙齿完全归功于妈妈对牙齿健康美观超前的重视。
口腔正畸及相关的颌面矫正,就像一座尚未完全开发的金矿。据相关行业报告显示,口腔行业的未来的市场规模或可达到2000亿元左右。
要知道,我国2019年的在线外卖市场规模约为2854亿元。那么未来,各种类型的牙套也将落实到每个具体的个人经历中。
正畸预定了下一个行业风口。/每日经济新闻
我们似乎看不到能阻止口腔正畸行业发展的理由,“中产”“美丽”“健康”——
这个时代最神秘莫测而又注定成功的标签,都已经握在它的手上。
完美牙齿
才是完美人生的通行证
因为最近收紧了牙套钢丝,只能“吃软饭”的彦文觉得,口腔正畸并不是一个容易的过程,但为此付出的时间和财力是值得的。
“虽然反颌的程度还没有严重到影响咬合或者呼吸,但如果一直不加以矫正的话,还是会因为深覆合,让下牙龈长期受到磨损。”
对彦文来说,下决心做正畸及颌面手术,并不像说的这么轻松。
为了改善反颌,他需要接受一次分别切开上下颌骨的手术来矫正牙颌关系。这是一种接受全身麻醉的手术,术后还需要一个多月的脱产休养。
牙医有时候是世界上最可怕的职业。/《恋爱先生》
“可能更重要的原因,是为了和自己和解吧。”
从小时候饭桌上别人的玩笑,到高中时听说要做全麻大手术后家人的恐惧和逃避;从成年之后自己慢慢了解口腔知识,到蹲守五六个星期才挂上正畸门诊……
已经走到这一步后,彦文觉得即使是全麻手术,即使动完手术还要在ICU观察一天,自己的心情依然是“兴奋大于紧张的”。
彦文并不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案例。最近一次口腔流行病学的调查数据显示,在中国,错颌畸形的发病率有72.97%。
从前对口腔健康的漠视,总有一天要还的。
正颌手术的效果,不仅仅是生理上的。
在这些年轻人中,也有不少人开始接触牙套的出发点,不全是为了健康。
“整牙等于永久换头”“整牙让路人甲变成KOL”“牙套两年,获得完美侧颜杀”……在整牙科普视频的标题中我们发现,当口腔正畸成为一种生意,它最大的吸引力依然是:变美。
从“各路名人一旦发生样貌变化,就会归功于整牙”的现象,我们就能看出,牙齿健康整齐所带来的形象升级,可以是魔法一般的。
北大口腔的正畸教授周彦恒就曾表示,面部的下三分之一,决定了一张脸的美观程度。
其实挺美的。/《丑女无敌》
刚摘了牙套的思南,应该会特别赞同周医生的观点。因为上排牙齿前突,从小学开始,每次拍照思南都喜欢用手挡住自己的嘴。这样一来,只剩下大双眼皮和长睫毛,“可能还真挺好看的”。
但这种非主流的拍照技巧无法平移到日常生活中。上了大学之后,她终于约上了第一次的正畸面诊,拔了四颗牙,经历了两年钢丝拉嘴的生活后,她觉得自己的社交自信真的提高了。
“感觉最明显的是刚摘了牙套的时候,会发现没有顾虑地露齿笑可以这么容易,和别人说话的时候也自信多了。”
有钱又有闲
才能从容拥有中产的微笑
完美的微笑、洁白的八颗牙齿,成了中产的理想标配。
人们已经开始相信,拥有完美的牙齿,才可能拥有完美人生。
通往人生巅峰的迷人微笑。/《明星大侦探》
随着这一代年轻人口腔健康意识和经济能力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在成年之后走进了口腔正畸科。
平安证券2020年发布的《口腔医疗服务行业全景图》证明了这一点:大多数情况下,正畸治疗的最佳年龄是12-16岁,但目前19-33岁的年轻人构成了我国正畸项目的主要消费群体。
脱下牙套之后焕然一新的思南,讲起正畸的好处滔滔不绝。“以后有了小孩,初中的时候就要给他/她戴牙套。小时候矫正速度快,受罪少。”
需要一次整牙。/《哪吒之魔童降世》
据说美国有句谚语叫做,牙齿会出卖一个人的阶层。正畸作为青少年成长的必需品,在欧美国家已经略成风气。
周彦恒教授曾介绍说,不少美国中产家庭会为每个出生的孩子存一笔钱,作为专门的正畸基金。
这种观察,有其普遍性。36氪的报道也曾提到,美国5-19岁青少年的正畸渗透率接近10%,20岁以上的渗透率也超过2%。与之相比,中国目前的市场渗透率仅为0.5%左右。
对口腔健康的重视,确实不能输在起跑线上。/《超人回来了》
大何回忆说:“我小时候戴牙套的孩子还不多,如果一个班里谁戴了牙套,就一定会被叫做四眼钢牙妹。”
虽然少年时代的正畸经历,给了大何一口令人羡慕的牙齿,但在对口腔健康仍未重视的环境里,总会有一些额外又莫名的注视和压力。
因为脱了牙套之后没有严格地戴保持器,大何觉得自己的矫正效果还是有所反弹。“但如果之后还需要调整,我也绝对不会戴钢牙了。”
每个人的生活中,都会有一个“钢牙妹”。/《海底总动员2》
如今,当你有了正畸的念头之后,就有铺天盖地的选择涌到你的面前。在小红书上搜索关键词“正畸”,会发现十万多篇笔记都在向你兜售矫正牙齿的秘法。
自锁牙套简化了金属牙套工丝需要结扎圈绑定的步骤;陶瓷牙套升级了与真牙同样的色泽;舌侧牙套把牙套装在了牙齿的内侧做到了完全隐形;隐形牙套更是在隐形基础上借助高分子材质追求舒适、易清洁的佩戴体验。
大何将目光投向了进口隐形牙套品牌“隐适美”。不过隐适美不是轻易能够拥有的。简单来说,你必须有钱又有闲,才能既从容又优雅地拥有中产微笑。
既然变美是目的,那为何不让过程也美丽一点。/图虫创意
隐适美的整套正畸费用高达4万-9万元,价格已经逼近一个低配的高奢包,至少是传统正畸牙套价格的两倍以上。
不少把爱马仕装进嘴里的正畸人士,都时刻怀着十二分的小心。第一副隐适美染上了饮料的颜色,第二副咬出了不该存在的印记,第三副忘了装进牙套盒不小心坐了上去,第四副……
就这样,等你戴到第八十副(常见情况是20-30副)的时候,就不知道是该心疼钱还是时间了。
隐形牙套惊人成本的具象化。
但所有这些阻碍都敌不过美观舒适的吸引力。灼识咨询的报告显示,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的隐形矫正市场,并乐观估计道,其2030年的销售收入预期将从2019年的14亿美元增至119亿美元。
隐形正畸一定要这么贵吗?从目前的材料和人才成本来看,或许是的。
根据2019年的数据,我国约有5300名正畸医生,折算成比例是悬殊的25万:1。对于这类很大程度上依赖临床经验的领域来说,快速降低成本还是一种妄想。
向下沉市场推广,是既定的方向。/时代天使
不过,在这个依然年轻的市场中,国产品牌已经占据一席之地。据悉,国产隐形牙套巨头时代天使在2020年第三季度的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达到了70%和33%。
未来,在口腔健康和颜值经济的相互作用下,随着技术的普及,以价换量永远都会成为必经之路。
口腔健康,离我们还有多远?
然而,已经有人等不及了。
当“在家”“DIY”“牙套”等这些汉字,莫名其妙地排列在一起的时候,谁看了能不捏一把冷汗。
“操作简单,不用跑医院”,“七天快速正畸”,“商家提材料居家取模”,甚至还能“根据买家照片在线完成牙套设计”……这些网上牙套“专家”,用几十元套餐精准击中了潜在牙套消费者们的痛点。
令人心动的陷阱。
“戴上睡觉之后,到早上确实明显变化了”,“我的龅牙八天之后就矫正过来了”,看了评论区的留言,无法不怀疑如果不是假的,那他们的肉身可能真是泥做的。
更令人不敢相信的是,打开某电商软件,你会发现这些销量过万的爆款隐形牙套,居然都是均码的。
都是女娲捏的,可不就都是泥做的。
这已经不仅仅是智商税了,从决定动手尝试的那一刻起,安全风险它就伴随着你。
有人使用了商家寄来的牙模材料后,石膏变得越来越烫,直至合不上嘴、取不下来;有人佩戴多日几十元的矫正器后忽觉牙酸难忍,检查后才发现门牙神经已经坏死;还有国外的动手达人,为自己打造了一副托槽,结果导致两颗牙的牙龈退缩,一颗牙完全从唇侧脱出。
网络正畸的拙劣把戏,就像是把“危险请绕行”的警告贴在购物链接上,但仍有那么多人前赴后继,可见我们欠下的口腔健康知识,比想象中还要严重得多。
有些钱,省不得。
一个让人感到意外却又十分合理的事实是:中国人的牙可能真的越来越糟糕了。
世界各大主要经济体的发展史,其实也是一部牙齿健康的变化史。
对中国来说,过去30年的飞速发展,让烟草、酒精、高糖食品侵蚀着脆弱的牙齿,使得龋齿、牙周、牙龈问题无情地蔓延;加上食物的精细化,让原本用于咀嚼坚硬食物的颌骨逐渐变得狭窄,没跟上进化步调的牙齿,不得不挤压彼此的生存空间,错颌畸形也变得难以回避。
于是,数千元的根管治疗、万元以上的种植牙,和数万元的正畸牙套,共同构成了千亿级的口腔医疗市场,也让#第一批90后已经因为看牙破产了#的话题获得了1600万的阅读量。
成年人的崩溃,从看牙开始。
从口腔健康的生意出发,专家们激烈讨论着,中国消费者更愿意为美国“好莱坞牙医学”买单,以一口美观整齐的大白牙彰显自己的阶级地位;还是更趋近欧洲人的心态,将牙齿作为人的一种重要器官,为了追求健康而为口腔消费。
然而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不论是对口腔美学还是口腔健康,国人的了解还是太少了。
一位口腔预防教授在接受丁香医生采访时表示,在国内实际的口腔花费占比中,体现消费者意识的“预防”一项,目前依旧排在最后一位。
结婚狂的龅牙,其实浓墨重彩。/《粉红女郎》
彦文也认为口腔健康意识的提高才是当下最重要的话题,因为“颜值经济和口腔健康,并不是势不两立的事情”。
他无比期待安排在年底的正颌手术,他觉得解决了错颌问题之后,随之而至的不仅是一副更美观健康的牙齿,还有些许面对未来的期待和勇气。
《你中产了吗,你整牙了吗?》偶尔治愈2019-12-26
《现代人为什么年纪轻轻就开始“吃软饭”了?》DT财经2020-09-30
《在北京,换一口牙45万》市界2020-12-09
《一颗牙齿背后的千亿生意》南七道2020-05-19
《透明牙套那么贵,它是怎么风靡中国的》第一财经杂志2021-01-17
《戴隐形牙套的我,感觉自己嘴里装了个爱马仕》新浪财经2021-02-26
✎作者 | 荷西帕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本文地址:http://www.ym836.cn/3838.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