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周,16岁的小琪就要动身去美国参加游学营了。短短13天的时间,妈妈金女士付了4万多的费用。补知识、补见识、补特长、补体格……暑假几乎成了家长们给孩子“大补”的最佳时机,随之而来的则是花销的不断增加。记者今天调查发现,孩子们的暑假消费开支动辄五六千,多的甚至数万元。其中辅导班培训、外出旅游等占了相当大的比重,有家长感叹:“孩子暑假比上学还烧钱。”专家则建议,有意义的活动不在于花销多少,让孩子多接触大自然、多进行体育锻炼,多阅读,与家长多互动,才能真正过一个有益而充实的暑假。
暑期还没开始,已经花了好几万
有家长算了下账,打消二胎念头
除了游学,金女士还给女儿安排了暑期培训,花费5000元。8月底再安排一次越南亲子游,每人估计5000多。按这个安排,小琪今年暑假将花费近6万元。“以后有可能会让她出国留学,所以想有机会的话让她先出去看看。”金女士告诉记者,自己身边安排孩子去国外游学的还蛮多,最起码有七八个人。“有些人是为了让孩子去开开眼界,有些是孩子期末的时候考得不错,父母就把出游作为奖励。”
今年暑假,陈女士的儿子小龙也将前往欧洲参加游学营,短短12天的时间,要4万多。陈女士告诉记者,这是一个办学机构组织的一次活动,到时候会直接到欧洲的学校和当地的孩子一起上课,还会去当地居民家中居住。“锻炼口语是一方面,最主要的还是开阔孩子视野,增长见识。”说起花销,陈女士也表示比较“肉痛”,一年的工资都抵不过一暑假的开销。“但没办法,我和孩子他爸都没时间带他出去,总不能两个月都让他闷在家里吧。”美国回来之后,小龙还要去矫正牙齿,这里又是一万多。“大半年的工资,只够他两个月花。”
而看到暑期的账单,市民林女士笑称直接打消了生二胎的念头。“吃不消!暑假刚开始,钱已经花了一万多了。”市民林女士给记者详细列出了孩子暑假的各项开支:游泳1000+画画1200+数学辅导5800+配镜600+夏令营5000+去日本的机票2400多=16000。这还不包括接下去日本的费用,最起码还要七八千。还有8月份要配OK镜,估计又要七八千。
孩子们暑期要花多少钱
20个孩子,17人花费超15000元
暑期花销大并不是个例。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虽然大部分家庭不会像上面几位家长这样在暑假里这么壕,但其他家长也纷纷表示,“一到暑假,钱包指定要瘦身”。补课、学才艺、上培训班、夏令营、旅行、购物……哪项活动都需要家长掏“银子”。在这些费用中,各项开支的标准又在不断提高。旅游已经从国内玩到了国外;辅导班也从单纯的语数外,延伸到幼小衔接班、考前培训班等等。对孩子进行的奖励开支中,也从普通玩具、游戏机到iPad、苹果电脑。
孩子们暑期到底要花多少钱?今天,记者对市区20名家长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暑期花销最少的孩子也在七八千,有17位家长的暑期花费都超过了1万元,主要花在培训和出游方面。而记者在对市区某学校5年级48名孩子的调查中发现,有45人报了暑期培训班。其中不少家长给孩子报了不止一个,多的达到5个。除了培训班外,不少家长还会趁暑假安排孩子出去游玩。记者从多家旅行社了解到,暑期学生出行占到了绝大多数。
而暑假的花费,培训班和外出游玩开销占的比重最大。今年暑假,王女士给女儿的安排是这样的:数学思维、英语,两门课共5600元;日本旅游11000元。而对3年级的拉拉来说,每年暑假就是游玩季:去年是德国,今年是美国。“平时我要上班,她要上学,只有暑假可以尽情地玩。”妈妈刘女士说,每年暑假一家人花在旅游上的费用都在七八万左右。
各方热议:有赞有弹争议多多
暑期花销一路看涨的状况,也引起了很多家长和教育界人士的关注,他们对此的看法也不相同,有赞有弹。
在某家长QQ群里,网友“蓝色理想”表示,不过如果家里有条件的话,让孩子多参加几个学习班、兴趣班,多带孩子旅游增长见识,还是有好处的,锻炼身体、陶冶性情,增长见识,多花点钱也值。而网友“蜘猪侠”则持不同的意见,他认为对孩子从小就有求必应,不但加重家长的负担,而且也容易宠坏孩子。“难道假期就非得带孩子出外旅游才能增长见识吗?去公园、去海边,只要家长有心,照样能给孩子一个难忘的假期,快乐岂是能拿钱堆出来的? ”
在采访中,市区某小学的金老师表示,假期重点是能够给孩子一个快乐的假期,不一定是花钱多、高端的就适合孩子,在暑假中要选择适合孩子兴趣和个性特点的项目。“像去国外游学,有些平时缺乏安全感的孩子就不一定适合,反而会增加他的恐惧和不安。”她认为,假期就是一个寓教于乐的过程,有条件的家庭可以多掏钱去参加各式各样的活动,但要注意别让孩子养成攀比的不良习惯;没条件的家庭也能用省钱的方式给孩子创造出另一片快乐天地。如陪孩子去游泳、到图书馆看看书、去周边游玩。“找对玩伴,到哪里都是开心的。”
温州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副教授周奇表示,在旅游、学习方面的花费肯定对成长有一定帮助,如增长见识、开阔视野,对一学期的学习也是个放松。不过她也认为,旅游对孩子的帮助也是因人而异。“我认识一个孩子,有一年父母带他去香港玩,结果他在酒店躺了四天,一直在玩游戏。”周奇认为,家长在电子产品上的花费太多的话就不太合理,现在电子产品普及低龄化已经成为社会问题。同时,家长也一定要认识到,花费与收获不一定成正比,只有家长肯用心,在教育方面多下工夫,多从孩子的角度想问题,和孩子共同努力、沟通,才能有所收获。
不同年代的暑假花销
“一到暑假,钱包指定要瘦身。”这几乎已经成为家长们暑期的魔咒。补课、学才艺、上培训班、夏令营、旅行、购物……虽然暑假的时间只有两个月,但需要花钱的项目却一点也不少。忙着帮孩子“充电”的家长们是否还记得自己曾经的暑期是如何度过的?
"那时候哪有什么补习班,学校统一发暑期作业,做完就了事了。书店的辅导书也非常有限,而且几乎不会有人去买。”看到现在的孩子们一放假就泡在各种培训班,“70后”叶先生很是感慨,“我们那时候的暑假花费几乎为零,充其量就是在家看看电视什么的,西游记、红楼梦、三国演义和水浒传成为暑假的必看剧。现在听到西游记的音乐,还觉得蛮亲切。”
30岁的黄女士回忆称,,初中开始,每年的暑假除了偶尔去一下杭州、上海等大城市玩,其余的时间就是上各种培训班了。
而不少90后更是感叹,暑期不过是换个地方继续上课。“记得从小学的时候就开始上各种培训班了,除了文化课,还有各种特长班。”正在上大二的小何回忆称,他的暑假几乎都是被各种各样的培训班填满,“高二那年暑假,老妈发疯似地给我报了七门培训班。”
温都全媒体记者何群芳;温都全媒体内容官 陈庆井;首席信息集成官 潘达源
本文地址:http://www.ym836.cn/31917.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