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人民医院#
#长沙头条#
长了智齿,多数人不堪其扰,疼痛、发炎、肿胀,最后不得不拔除。不过,智齿也并非一无是处。
李女士就因她的一颗智齿,让她先天缺失的一颗牙齿不用种牙,而是“安”上了自己这颗“原装”牙,不仅节省治疗时间又安全经济。
4个月前,家住长沙的29岁李女士右上后牙松动疼痛,来到
湖南省人民医院口腔二科
就诊。
经检查发现,这颗松动疼痛的牙齿是一颗未脱落的乳牙,并且相对应的恒牙缺失。
若按常规治疗方案为拔除滞留的乳牙,再在缺失牙位置进行种植牙修复,但费用较高。幸运的是,李女士左侧下颌智齿形态较好,牙齿宽度与缺失牙位置的宽度也比较吻合。
通过会诊,口腔科专家决定用采用
自体牙移植修复
,让智齿“变废为宝”,替代缺失的恒牙。
自体牙移植贵在“快速”和“精确”。因要拔除的乳牙牙根较小,与要移植的智齿牙根形态不吻合。
为进一步缩短移植牙离体时间和使移植牙与牙床形态吻合,
口腔二科主任张特
采用数字化辅助技术,术前利用3D打印技术制作出智齿实体模型,用智齿模型先把一直的牙床调磨吻合,再微创完整地拔除智齿,快速移植入准备好的受植牙床内。
【手术前进行数字化模拟设计并3D打印模型移植牙】
这样不仅缩短了移植牙的离体时间,减小了对牙周膜的损伤,有效保护了牙周膜细胞的活性,还提高了移植的精确度。
术后,患者移植牙区域软硬组织无不良表现,智齿完成了“搬家”。
5月17日,李女士来院复诊后发现,移植牙无松动,咀嚼功能、移植牙牙髓活力测试均正常。
张特主任介绍,自体牙移植术是指将牙从一个位置移植到同一个体的另一位置的手术过程,常见的是将埋伏、阻生、错位或异位萌出牙转移到其他需要拔牙部位或缺牙部位的牙槽窝内,恢复完整的牙列和咬合功能。
智齿往往没有咬合功能,
是口腔内牙齿最佳的“替补队员”
。而自体牙移植技术将智齿用作修复缺牙的天然的宝贵资源,实现了“变废为宝”。
张特主任表示,移植成功的牙齿,能达到牙周膜愈合,患者最终获得的还是一颗真牙,保存了正常的牙周组织和牙本体感受,这是其他现有的修复方式都无法达到的。
当前,自体牙移植技术已经发展成熟,通过微创的拔牙和受植窝洞预备,以及早期根管治疗等技术优化,目前移植牙的成功率已经很高。
“智齿自体移植虽有诸多优点,但也不是都能做自体移植。”张特主任提醒,患有严重龋坏、牙周炎的智齿,或者发育畸形的智齿,都不适合移植。
如果智齿炎症反复发作无法治愈,或者已经威胁到邻牙的健康,建议还是及时拔除。
同时,缺牙区空间大小、牙床骨量是否充足等条件,也需要医生通过仔细的测量后进行评估。
(编辑Rainbow。)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省人民医院 余顺 乔子苡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本文地址:http://www.ym836.cn/29579.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