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国庆三闲上海曹芳做鼻子怎么样

本文作者与老牛在一起。图片系作者提供

山村一角。图片系作者提供

闲游山路。图片系作者提供

韩联社

每逢长假,譬如五一、国庆、春节,周围朋友们纷纷挈妇将雏,坐飞机,乘高铁,或者就是自驾,笑脸灿烂,满世界去遨游。我除了拱手祝贺旅途愉快,就等着看网上的消息,哪里又被游客挤爆啦,哪里又狠宰游客啦,哪里又出案子啦……

每每看到这些消息,我的第一反应,就是庆幸自己像猪一样懒,窝在“庄”里,躲过了这诸多麻烦。今年国庆节,在大家纷纷出游的时候,我又窝在小小的孤鹜斋里,得过且过,消磨时光,同时注意了一下网上的国庆消息:长城上,又是人山人海;华山上,又是人满为患;杭州西湖,又是摩肩接踵。

10月2日,有网友晒出黄山景区入口处排起蛇形长队,有个叫王燕的网友吐槽:“我这辈子做的最后悔的事,就是国庆来黄山。”他们一行人早上5点就开始排队,光等大巴上山就等了足足两个小时,排索道又等一小时,景区游客有数万人,每10分钟才挪动一次,走不了几步,累了一天,自己的脚已不是自己的了……

看着这些,兀自笑了。长假出游,往热门景点跑,无疑于花钱买罪受嘛!人啊,有时候还是懒一些好,不是有句话叫做“以懒为妙”嘛。今年我的国庆,就是三闲:闲游、闲读、闲写,俗称“三闲”。

漫无目的的闲逛

先说闲游。其实,就是漫无目的的闲逛。10月1日那天,我约了老友刘君一起出游,他开车,我带路,向着荒僻进发。他平日里隐逸红尘,谢绝交游,埋头研磨学问,他的著作却像长了翅膀,飞遍天涯,拥有了许多粉丝。

我对他的隐逸之志,一向心怀仰慕。因为自己俗气浓重,被红尘俗雾携裹,组织、参加了许多扰攘文事,每每一场热闹结束,恍惚感到空虚落寞,生出浪费光阴之感。可是转念一想,有些光阴,不就是用来浪费的么?顿时释然了。可是,一想到他的超脱隐逸,就惭愧得很。

今年国庆节前,我约他出来,没有目的,不去景点,不凑热闹,走寻常路,去落寞地。当年阮籍被司马氏压迫,弄酒避祸,驾车独行,时作“穷途之哭”。我们如今幸得自由身,结伴遨游,“穷途而返”,不亦乐乎?他沉吟半晌,说了一个字:然。

我们沿石家庄山前大道出发,越过五峰山,穿越常河村,拐了几道弯,进入乡间路,继续前行,进入了元氏县西北部一个稍显颓败的小山村,穿过山村,远远望见一座巍峨寺庙。径直奔往寺庙,在路边遇见一个身腰佝偻的老者,下车探问,老者姓牛,是旁边村里人,他告诉我们,这是白果寺,又叫湘山普济寺,院内有一棵千年白果树。

谢过老牛,走进寺里,膜拜老树,祈祷平安。白果树其实就是银杏树,其种子俗称白果,故称白果树。此树生长慢,寿命长,从栽种到结果,需要20年,再过20年,才能硕果累累,俗称“公孙树”,“公种树而孙得食”之意也。

眼前这棵白果树,树高耸云,树围壮观,几人合抱,才能勉强牵手,树枝上挂满红色缎带,在秋风里哔啵作声。大殿旁有一座古碑,是明嘉靖二十五年所立的修寺碑,碑身残破,字迹尚可辨认。碑文记载,白果寺创建于唐朝,元朝至正元年(公元1341年)曾修葺。

我们绕殿三匝,默诵心经,肃立树前,且听风啸。所谓拜佛祈祷,其实是人们修复尘心的一种仪式,是寻找心旌飘摇之际的神灵皈依,从天地间遥闻缥缈之启示,从古今里感觉勃勃之生命律动,从冥冥中感觉一丝丝昊天之耳提面命。

出了寺庙,继续上路,我俩默无一语。有些话,不必说,一说就啰嗦;有些事,不必问,一问就没劲。人世间,男人的沉默,是一种大包容,包容天地,包容恩怨,包容古今,包容一切。拐过一个弯儿,又遇见了老牛,他拿了一只绿色饮料瓶,不时往嘴里灌一口。嘿嘿!这老头儿,忒矫情,如此作秀,给哪个看呢?我正窃笑,岂料刘君一抽鼻子:“酒?”哦!一股浓烈酒香,扑鼻而来,刘君猛踩刹车,忽通跳下,从老牛手里掠瓶子,抵到鼻孔下狠狠地闻:“好酒!”

因为我不会开车,他不敢酒驾,只能闻闻解酒瘾了。我拿过来,抿一口,只觉口腔里潜流回旋,滋滋作响,继之涛声澎湃,峰岭错落,真好酒也!老牛说,这是用本地小米与山泉酿造的老酒,叫做“白果树米酒”,60度。大约前年吧,一个城里人来这里游玩,邂逅老牛,说起酿酒,大感兴趣,说你的酒我包圆了,有多少,要多少。刘君说,牛兄,往后哇,我喝你的酒,沾不?当然沾啦!他塞给老牛五十块钱,拿了这瓶老酒,悄然返航,一边走,一边哼唧:喝老酒,乐悠悠,天下鸟事不用愁……

有一搭没一搭地读闲书

再说闲读。所谓闲读,就是有一搭没一搭地读闲书。这几天,翻着一部《晋书》,交叉读了几个古人事迹,发现了一些从前没注意的东西。从前读古书,对古人很严厉,像判官一样论断人家的是与非。其实,事情并非如此。尘世千百感,有谁说得清?何况史迹融入纸页,只是后人之所记也。譬如,读《阮籍传》,就发现了两个颇为复杂历史人物:蒋济与郑冲。

蒋济起初是曹魏重臣,历仕曹操、曹丕、曹睿、曹芳四朝,“兼资文武,志节慷慨”(曹丕语),在魏晋易代之际,其志毅渐渐转向司马氏。正始三年(公元242年),官居太尉的蒋济听说阮籍“俊而淑悦”,想把他招致麾下,阮籍连夜写了一封《奏记》辞谢,送到洛阳城外的都亭,请吏卒转呈。他说自己才疏学浅,“负薪疲病,足力不强”,难以胜任。

蒋济以为他不过是客套,派人前往迎接,岂料他早已打道回府,气得蒋济暴跳如雷,也无可奈何。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蒋济写信劝曹爽缴械投降,保证他后半生荣华富贵,因为劝降有功,蒋济被封为都乡侯,食邑700户。可是,司马懿政变后大开杀戒,曹爽及其党羽遭到屠戮,蒋济觉得有负于曹爽,颇为自责,上书拒绝封赏,但不被准许。几个月后,他便因病辞世。是否愧疚而致,只有天晓得了。

客观地说,蒋济当初求贤若渴,想重用阮籍,应该予以肯定。至于他写信劝降曹爽,是一腔书生气所致,他轻信了司马懿信誓旦旦的保证,导致后来愧悔交加,负疚而死。这份浓重的愧疚之心,谁说不是古代知识分子的良知呢?

与蒋济同时代的郑冲,“起自寒微,卓尔立操”,精研儒术及百家之言。他也是曹魏旧臣,从曹丕时代起家,历任尚书郎、陈留太守、散骑常侍、光禄勋,并充任帝师,为高贵乡公曹髦讲解《尚书》,先拜司空,再拜太保。

这样一位德高望重的大佬,却在魏晋易帜,催逼阮籍写了一篇《为郑冲劝晋王笺》,在司马昭急于代魏自立的历史大戏中扮演了“马屁精”角色,令人扼腕而叹息。他不但自己找骂,还为阮籍挖了大坑,导致阮籍被后人责骂,宋人叶梦得刻薄地说,阮籍写《劝进笺》,充分暴露了他自己不过是个“裤中虱”而已,建议将他杖毙于嵇康之前。唉,阮大诗人心里的苦楚,向谁诉说啊?

再读《潘岳传》,十年前读过,只记得他厚颜无耻,对权臣贾谧“望尘而拜”,觉得他丧尽了中国知识分子的颜面,实在令人憎恶。然而,如今一读,忽然发现,他在担任河阳县令时,颇有作为,鼓励百姓种花植草,把河阳建成了鲜花盛开之地,史称“花县”。他后来出任怀县令,敬业勤政,政声颇佳,受到史家赞扬。唉,从前咋没注意到这些呢?

通篇读下来,还发现了两个从前根本不知道的善恶报应故事。潘岳任河阳县令时,帮助了一个极有才华的穷书生公孙宏。等到后来八王乱起,楚王司马玮诛杀太傅杨骏,潘岳作为太傅主簿,当然在格杀之列,公孙宏恰好是楚王心腹,大力游说,潘岳不但保住了性命,还被任命为长安县令。善有善报,此之谓也。

令人叹息的是,潘岳之死,也是因为当初做了一件恶事。他老爹潘芘早年担任琅琊内史,五米道徒孙秀为麾下小吏,他憎恶孙秀狡黠多诈,多次鞭笞羞辱,等到八王之乱末期,赵王司马伦执掌天下,孙秀作为赵王心腹,主宰朝政,潘岳落在孙秀手里,活该倒霉了。他问孙秀:“您还记得当初吗?”孙恨恨地回答:“中心藏之,何日忘之!”昔日折辱人,今为刀下俎,冤冤相报,夫复何言哉?——善恶终有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为人啊,还是厚道一点好。

翻出旧作重写古人

最后说闲写。这个国庆节,写了两篇文章,一篇阮籍,一篇潘岳,每篇5000字,共计10000字。这两个古代才子,十年前我曾写过,收在拙著《孤鹜已远》里。这是一部历史大散文,写了中国古代最有名的42位诗人,对他们的经历、作品以及喜怒哀乐,作了全方位解读,两人一篇。阮籍与嵇康为一篇,潘岳与陆机为一篇。

如今翻出旧作重写,每人一篇,本以为是老生常谈,再读古书,却有很多新发现,必须重写,写出今时今日之感想。我因有所感矣!十年前读古书,读的是历史概貌,是热闹,是激情,所作之文,也是激昂慷慨,义愤填膺,所表达的,是那份在胸中咆哮的、对世界对人生的不平之气。

十年后再读古书,读的却是历史细节,是平和,是公允,所作之文,也是含蓄蕴蓄,客观厚重,所表达的,则是对传主人生经历的探究与尊重,对历史规律的描摹与构想,对这些年某些人生疑惑的沉潜与思考。

短短七日间,且作“三闲篇”。人生在世,万事不必急,因为,总有一个目标,在远方耐心等待着你!

责任编辑:高恒涛

电视家升级版2024

下载电视家流程

电视家6.0官网下载电视版

本文地址:http://www.ym836.cn/21747.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 我的变美日记双眼皮修复鼻综合面部吸脂术后第85天抽脂双眼皮手术多长时间做完最好
下一篇: 我的大腿环吸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