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协和医院乳房整形——王晓军
王晓军(左三)与国外同行合影
王晓军,女,1996年获得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整形外科专业博士学位,北京协和医院整形美容中心主任。
“乳房术后再造”——一个原本对中国人来说有点陌生的词汇,却因为国际影星朱莉的选择,吸引了中国大众的眼球。这个“选择”,也让公众将更多目光投向在此领域造诣极高的,北京协和医院整形外科主任王晓军身上。
“中国乳房整形第一人、已故前北京协和医院整形外科主任乔群的接班人”,“新任中国整形美容协会常务理事”,这些社会标签,是对王晓军专业水平的肯定。作为一名整形外科专家,在她的手术刀下,太多的人实现了对美的诉求。
然而与她本人交流后,你会发现,她工作上的成绩源于内心对真实和美好生活的深沉热爱,这一切都让她的事业变得更为生动丰满,充满了生命的张力。
王晓军如此形容天生爱美的女性,18岁时是春天羞答答的蔷薇,28岁、38岁是夏日盛开的玫瑰,48岁是秋日坚强的向日葵,58岁是冬日迎风傲雪的腊梅,60岁以后则是雍容华贵的牡丹。每个时期都有自然天成的美丽等待被欣赏。
正如王晓军的同事和好朋友,协和医院变态反应科主任尹佳评价的那样,她就像个艺术家,用自己的妙手,把那些不幸凋零的花朵重塑成盛开的鲜花。
身为女性,王晓军更能深切体会乳腺癌患者术后的心理需求,就像地震过后需要心理支援一样,手术的创伤带来的不仅仅是疼痛,对死亡的恐惧,还有对女性性征缺失的极大自卑。
王晓军曾接诊过一位乳腺癌脑部转移的患者。尽管切除了乳房,但是癌细胞还是无情地侵蚀到脑部。当时患者已经病入膏肓,处于弥留之际。她的丈夫、姐姐,包括她自己,却五次寻找到王晓军,声泪俱下地请求医生为她做乳房术后再造。
作为一个专业的医生,王晓军和肿瘤科的大夫主张放弃手术,因为在生命都无法保证的前提下,这种术后再造冒着“过度医疗”的大不韪。但是了解到这位患者的经历后,王晓军还是毅然决然地帮助她做了假体再造。
王晓军说,你无法拒绝一个为家庭奉献生命,对自己有要求完美的女人在人世间要求保留一个完好身体的最后的要求。一个月后这位患者离开了人世,但是他的丈夫感激地告诉王晓军,她走时很欣慰。
从业那么多年,王晓军一直希望扭转国内对整形外科的一些看法,特别希望公众明白,整形很多时候不仅仅是个狭义的美学范畴的追求,也是功能康复和心理救治不可或缺的环节。
王晓军常常说:“乳腺癌患者担心的不仅仅是癌症对其生命的威胁,更担心残缺的身体对其心理的摧残。整形外科医生对于乳房的重建工作不仅仅是锦上添花,更是雪中送炭。”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现在的医院鱼龙混杂如果您要选择修复手术的时候一定要慎重。如果您选择了要去进行手术,一定要选择正规的整形医院进行手术,这样才能保证您的手术效果和安全。
本文地址:http://www.ym836.cn/17831.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